2025惠州科目四模拟考试a1
考试时间30分钟,每题2分,90分及格
1、出车前检查刮水器时,应尽量在干燥状态下进行。
- 正确
- 错误
2、超车遇到前方机动车不减速、不让道的情况时,要连续鸣喇叭尽快加速超越。
- 正确
- 错误
4、扑救易散发腐蚀性蒸气或有毒气体的火灾时,扑救人员应穿戴防毒面具和相应的防护用品,站在上风处施救。
- 正确
- 错误
7、驾驶机动车通过漫水桥前要查明水的深度。
- 正确
- 错误
9、驾驶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后,应迅速将车速提高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。
- 正确
- 错误
10、驾驶机动车在雨雪天气发生侧滑时,要采取紧急减速措施停车。
- 正确
- 错误
11、遇其他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急需帮助运送伤员时,应予以拒绝,让其耐心等待救护车。
- 正确
- 错误
12、在高速公路停车休息时,要选择应急车道或路肩等安全的地方。
- 正确
- 错误
14、机动车行经视线受阻的急弯路段时,如遇对方车辆鸣喇叭示意,也应当及时鸣喇叭进行回应。
- 正确
- 错误
16、车辆掉头前应首先观察车后交通情况,掉头过程中前进或倒车时都应当观察前后方交通情况。
- 正确
- 错误
17、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匝道上行驶,当有人给您打电话的时候,可以靠边停车,接打电话。
- 正确
- 错误
19、机动车发生火灾时,要设法将机动车停在远离城镇、建筑物、树木、机动车及易燃物的空旷地带。
- 正确
- 错误
20、驾驶机动车通过积水路段时,应注意两侧的行人和非机动车,降低车速,防止路面积水飞溅。
- 正确
- 错误
21、驾驶机动车在下坡路段停车怎样使用行车制动?
- A、比在平路时提前
- B、比在平路时推迟
- C、和平路时一样
- D、要轻踏制动踏板
25、液化石油气罐车在运输途中发生大量泄漏时,下列措施错误的是什么?
- A、切断一切电源
- B、戴好防护面具和手套
- C、关闭阀门制止渗漏
- D、组织人员向下风方向疏散
26、机动车轮胎磨损到什么程度需要更换轮胎?
- A、花纹深度低于1.6毫米
- B、花纹深度低于1.4毫米
- C、花纹深度低于1.2毫米
- D、花纹深度低于1.0毫米
29、机动车驶入双向行驶隧道前,要如何使用灯光?
- A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
- B、开启远光灯
- C、开启雾灯
- D、开启近光灯
30、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行车注意什么?
- A、制动距离延长
- B、抗滑能力变大
- C、路面附着力变大
- D、制动距离变短
31、火药、炸药和起爆药属于哪类危险化学品?
- A、氧化性物质
- B、易燃固体
- C、爆炸品
- D、自燃物品
33、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怎样超车?
- A、选择较缓的下坡路段超车
- B、选择任意路段超车
- C、选择宽阔缓上坡路段超车
- D、选择较长下坡路段超车
34、上坡路段停车怎样使用行车制动?
- A、比在平路时提前
- B、比在平路时推迟
- C、和平路时一样
- D、要重踏制动踏板
35、当驾驶人驶出隧道时,出现下图所示的“明适应”现象时,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?

- A、加速驶出隧道
- B、减少与前车的距离,利用前车挡住强光
- C、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,切忌盲目加速
- D、变更至车辆较少的车道,迅速驶出隧道
37、夜间机动车灯光照射由路中移到路侧是什么原因?
- A、进入下坡道
- B、上坡驶到坡顶
- C、驶上上坡道
- D、前方出现弯道
39、在高速公路行车选择什么地方停车?
- A、服务区
- B、加速车道
- C、减速车道
- D、匝道
40、当机动车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,路面附着力随着车速的增加如何变化?
- A、急剧增大
- B、逐渐增大
- C、急剧减小
- D、没有变化
43、在一般道路上因掉头需要倒车时,应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段进行?
- A、交通繁忙
- B、路面狭窄
- C、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多
- D、不影响正常交通
44、机动车在雾天行驶时,要开启什么灯?
- A、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
- B、雾灯和转向灯
- C、雾灯和远光灯
- D、雾灯和近光灯
45、佟某驾驶一辆大客车(乘载54人,核载55人)行至太原境内以45公里的时速通过一处泥泞路段时,机动车侧滑驶出路外坠入深沟,导致14人死亡、40人受伤。佟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?
- A、客车超员
- B、超速行驶
- C、酒后驾驶
- D、疲劳驾驶
46、当您遇到以下车辆时,需要礼让的是什么?
- A、警车
- B、消防车
- C、校车
- D、救护车
47、应该选择什么地点停车?
- A、施工路段
- B、人行横道
- C、停车场
- D、道路施划的停车泊位内
48、驾驶机动车过程中遇到专注于使用手机的行人时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?
- A、注意观察
- B、从一侧加速绕过
- C、谨慎驾驶
- D、做好停车准备
49、驾驶汽车超速行驶有哪些危害?
- A、反应距离延长
- B、视野变窄
- C、加重事故后果
- D、制动距离延长
00:00